<li id="e8eee"></li>
  • <li id="e8eee"></li>
  • <li id="e8eee"><tt id="e8eee"></tt></li>
    <li id="e8eee"><table id="e8eee"></table></li>
  • <tt id="e8eee"><table id="e8eee"></table></tt>
  • 2021年4月26日  星期一  天氣(北京/ ℃ | 首爾/ ℃)中文|English|French|Russian|Spanish|Japanese|Arabic|Korean

    人民網韓國頻道 >> 專題 >> 2014仁川亞運會

    亞運會"分享和關懷"主題見效 "非奧項目"是亮點

    2014年10月08日16:29  來源:中國青年網

     

      韓國代表團在仁川亞運會摘得的第一枚金牌是武術,因為這是一枚意料之外的金牌,連前方記者都沒有對這場比賽進行現場報道。在韓國隊和泰國隊的藤球決賽中,體育場里蜂擁而來的觀眾達到5000名。藤球和武術不是奧運項目,是僅為亞運會所有,且讓人感到新鮮的項目。盡管韓國的男女藤球隊都敗給了泰國隊,觀眾還是像發現新大陸一樣享受了藤球比賽的樂趣。

     

      在本屆亞運會開始前,韓國隊設立了摘得90枚以上金牌,從而成為連續5屆亞運會綜合排名第二的目標。最后的結果是稍稍超過了4年前廣州亞運會(金牌數76枚)的水準,其中,在奧運會上很有競爭力的擊劍和射擊各斬獲8枚金牌,保齡球奪得7枚金牌,跆拳道拿下6枚金牌,柔道、射箭和馬術各摘得5枚金牌。此外,韓國在男子足球、棒球和籃球,女子排球、籃球、手球和曲棍球等項目中,也取得了與預期相符的成績。

     

      但作為基礎項目的田徑和游泳,卻連1枚金牌也沒能拿到,要知道,韓國隊的這兩項運動曾在廣州亞運會時各獲得了4枚金牌,本次失利,給韓國代表團的獎牌總數帶來了不好的影響。曾經在2006年多哈亞運會和2010年廣州亞運會中摘取三冠王桂冠的游泳明星樸泰桓(25歲),最終僅獲得1枚銀牌和5枚銅牌。主場觀眾的狂熱聲援給了他巨大的壓力,想著“一定要好好表現”,卻沒能發揮出正常的水準;從1982新德里亞運會到2010年廣州亞運會,韓國隊在田徑上所獲金牌雖然不多,但至少也能奪得1枚金牌,而這次,只獲得了4枚銀牌和6枚銅牌。

     

      2012年奧運會,韓國奪得了13枚金牌,綜合排名第5。對于兩年后開幕的里約奧運會,韓國也設立了奪得10枚以上金牌的目標。這次亞運會過后,身為射擊兩冠王的高中生金清容(17歲),成了備受矚目的新星,他在男子10米氣手槍比賽中奪冠,而之前奧運冠軍秦鐘午(35歲)成績則下滑到第3位。在藝術體操項目上奪冠的孫妍在(20歲),在亞運會之前的世錦賽上個人排名僅為第4,粉絲們期待孫妍在能再接再厲,在未來的里約奧運會上為韓國爭得歷史上第一枚藝術體操獎牌。

     

      說到亞運會的運作,則明顯存在幾個方面的不足。從比賽場地到選手村距離很遠,接送系統也不完善,給選手帶來了諸多不便。而為了以少量開銷高效運作亞運會,組委會作了不少努力,但實際上,亞運會期間出現“必須要解決的事情”時,卻沒能得到妥善處理。在仁川亞運會,由組委會成員擔任的公務員和組委會雇用人員之間的配合不夠充分,不承擔責任或將責任推卸給他人的行為也同時存在,對媒體的照顧也不夠周全,甚至比賽場內給記者提供的工作空間也不充足。

     

      仁川市投資2000萬美元,向亞洲體育弱國派出教練,提供裝備和專場訓練費的“未來2014項目”,與“關懷和分享”的亞運會主旨十分相符,這次獲得了“有助于亞洲體育均衡發展”的好評。土庫曼斯坦女子柔道第一次摘得銀牌的芭芭姆拉托娃(Babamuratova)正是受益于這個項目,從而成為一名亞運會運動員的。(翻譯:曲超)


    (責編:實習生、梁倩)

    視頻速遞MORE

    高層動態更多

    韓總統樸槿惠會見荷蘭首相 簽署5項諒解備忘錄

    朝鮮日報中央日報東亞日報

    韓聯社韓聯社亞洲經濟

    韓民族日報韓民族日報電子新聞

    新聞排行娛樂新聞

    娛樂速遞韓流音樂韓國影視

    吳亦凡現身韓國機場飛赴東京電影節 被粉絲圍堵仍舊高冷范【組圖】
    无码不卡黄片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