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8日電 據韓媒報道,日前,與韓國前總統李明博推進的“資源外交”有關的各種貪腐案浮出水面,引起韓國社會各界廣泛關注。韓國檢方18日對“資源外交貪腐案”相關企業進行了調查取證。
據報道,李明博執政時期,韓國政府實施“資源外交”政策,積極參與海外石油、金屬和稀土資源開發,并為此投入巨額資金。然而,這些開發項目并未取得理想成果,且主導推進該項目的礦物公社出現了大規模虧損。
報道稱,2006年10月,礦物公社與韓國7家企業組成企業聯合體,耗資1.9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05.29億元)對鎳礦項目進行投資,但涉案相關企業因財政狀況惡化無法承擔投資成本,因此由公社收購了該企業持有的項目股份。
根據雙方簽訂的合同規定,如果該企業不能支付投資額,則須把持有的股份還給礦物公社,而礦物公社只須支付25%的投資額即可,但礦物公社卻支付100%的金額收購了該企業的項目股份,造成約116億韓元的損失。
分析認為,檢方或以此案為起點啟動對李明博執政時期“資源外交”貪腐情況的調查。
去年12月29日,韓國朝野政黨最終通過關于對韓國“資源外交”進行國政調查的決議,進行長達百天的專項調查。主要內容包括前政府“資源外交”是否存在收受賄賂、對海外資源開發進行監察等問題。最大在野黨“新政治民主聯合”認為,李明博時期進行的“資源外交、四大江工程以及防衛產業”等涉嫌瀆職和非法行為。
→→ 更多社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