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韓國人的體育習慣是這樣養成的
距離光州大運會主新聞中心步行僅5分鐘的治坪小學,不像國內的小學那樣有高大的圍墻,如果穿過灌木之間的小路來到操場,甚至會覺得這個學校沒有校門。
操場既不是硬邦邦的水泥地,也不是花花綠綠的塑膠場地,而是在中國城市學校難以見到的土地——事實上,這塊體育場地是學校與社區共用的。在采訪間隙,記者經??吹街車木用駧е⒆拥竭@里玩耍。
治坪小學教導主任鄭南錫,熱情接待了不請自來的記者,在弄清記者的來意后,這位看起來有40多歲的中年男人,帶著自豪的語氣和神態,談起了他們學校的體育,“我們學校的排球隊,已經在全國小學排球比賽中拿過3次冠軍,今年的成績是第二名?!?/p>
小學就有全國性的排球聯賽,確實有些不可思議。根據鄭南錫的介紹,每年全國小學排球聯賽,都有超過40支球隊參加,而足球、棒球等熱門項目,參賽隊伍的數量就更多了。
“我們是排球特色學校,光州市教育廳特別指派了韓國女排前國手樸熙權,到我們學校擔任球隊主帥,費用由教育廳承擔?!编嵞襄a說,“我們可以在全光州選拔排球苗子,再和家長商量,如果家長和學生都愿意,就會讓這類學生轉到治坪小學上學?!?/p>
樸熙權從2009年開始在治坪小學執教,沒過多長時間,該校就取得了全國比賽的冠軍,但鄭南錫強調,贏得錦標不是他們的根本目的,“更重要的,是通過排球訓練,讓學校所有的孩子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p>
鄭南錫特意帶記者到學校的體育館參觀,恰好趕上其中的一個班級正在上排球課。孩子們的熱情投入,讓記者感到很驚訝。
雖然每局比賽只有12個學生在場上,但場邊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全情投入。如果哪位同學發球沒有過網,立刻會遭到很多同學的批評指責,“你的發球太爛了”,“丟死人了”。而出現漂亮的救球動作,同學們也會大聲歡呼。老師除了擔任裁判,更多的時候則充當看客,和孩子們一起享受體育的快樂。
事實上,不僅韓國的小學如此,初中和高中也在發展各自特色體育項目的同時,注重所有學生對體育興趣的培養。
全南高等學校就在治平小學的對面,記者一進入校園,就看到操場上豎立著橄欖球球門。校長黃義憲在接受采訪時說,“雖然橄欖球在韓國并不流行,但總得有學校去做這些冷門項目的普及工作,我們在發展體育項目上,不能有任何偏好?!?/p>
黃義憲告訴記者,這所學校是男校,學生們更喜歡踢足球,“你們剛才進入校園時,就應該看到了,雖然正值期末考試階段,但還是有學生在考試的間隔期,下來踢上兩腳,而在平時,踢球的人就更多了。但無論是平時還是考試期間,沒有老師會管這些,因為在我們看來,學生上體育課和進行體育鍛煉的時間,本來就不夠?!?/p>
黃義憲介紹說,高一、高二的學生,每周要上兩節體育課,每節課50分鐘。而到高三,由于學業比較緊張,體育課被縮減為一節,有些高中甚至沒有體育課了。
“我們認為體育鍛煉是不可缺少的,于是,我們就想其他辦法進行補償?!秉S義憲說,“比如午飯的時間,我們70分鐘里,會有30分鐘進行體育比賽,這其中包括足球、籃球、排球和羽毛球。這些都是由學校的體育社團來組織,每一名同學,都會參加各種不同的社團,所以每個人都會參加比賽?!?/p>
各種各樣的體育社團,是韓國學校體育里除體育課外的一個重要補充。鄭南錫告訴記者,即使在小學階段,體育社團也是為孩子培養體育習慣的重要方式,而高水平運動隊則起著吸引更多孩子喜歡體育、從事體育的作用。
由此不難想象,高水平運動隊和體育社團在學校所處的地位?!拔覀儏⒂^了韓國的湖南大學,校長室里擺滿了體育比賽獎杯,可以想象,體育在這個學校的重要地位?!敝袊髮W生體育協會專職副主席楊立國說,“但我們呢?只有少數學校有辦高水平運動隊的權利,很多學校管理層對于體育的認識,還是像以前一樣,談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師資、體育教師的待遇等方面,都無法得到保障?!?/p>
在韓國高校,體育已經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社團的多樣性,也超出一般國人的想象。
棒球是韓國的第一運動,幾乎每天都有棒球比賽的直播,每個餐館、酒吧、商場或超市,凡是安裝了電視或投影儀的地方,播放的都是棒球比賽。如果是現場看球,很多都是舉家出動,其中不乏三四歲的小孩子。韓國人還喜歡戶外運動,每到周末,去山里露營、徒步、騎行的韓國人很多。足球、籃球和排球則被韓國人認為是基礎項目。而諸如高爾夫這種在國內被視作貴族運動的項目,在韓國則回歸本原,“在韓國,下場打一次高爾夫球可不便宜?!表n國湖南大學老師樸勍完說,韓國人的平均月收入在1.5萬元人民幣以上,“我們打一次要200美元,價格真不低,但我們就是喜歡,高爾夫運動很令人著迷?!?/p>
有了學校對體育的重視,有了豐富多彩的體育文化,普通韓國民眾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自然順理成章?!拔沂冀K認為,如果每個孩子都能喜歡一兩個體育項目,并一直在玩,那么他們的身體就不會太差。遺憾的是,我們學生的體質卻連續20年下降,而且現在還沒有見底。我們呼吁體育回歸校園,不僅是為了給國家培養更多的高水平運動員,更重要的,則是促進校園體育文化的形成,推動家庭體育氛圍的形成,慢慢地讓國人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睏盍f。(特派記者 楊屾)
→→更多體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