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兩國一衣帶水,隔南黃海、東海相望。研究、開發與保護這片海域是中韓兩國共同的利益和責任。多年來,在中韓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國在海洋領域的合作一直穩步推進,取得顯著成果。
中韓1994年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海洋局和大韓民國科學技術部海洋科學技術合作諒解備忘錄》,確立了雙邊海洋領域合作機制。1995年5月12日,雙方在青島設立了中韓海洋科學共同研究中心,由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韓國海洋科學技術院共同負責。該中心主要承擔中韓海洋合作聯委會秘書處、推動中韓海洋合作研究以及兩國海洋信息交流與普及等職能。2013年6月,韓國總統樸槿惠訪華期間,兩國政府重新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海洋局和大韓民國海洋水產部海洋科學技術合作諒解備忘錄》。
經過20年的發展,中韓兩國在海洋領域的合作機制不斷完善,交流互訪不斷擴大,合作內容與領域不斷豐富,合作項目不斷拓展和深入。截至目前,雙方已成功舉辦中韓聯委會會議13次,簽訂中韓海洋機構間合作諒解備忘錄10余個,累計聯合開展了60余項課題的合作研究,組織大型聯合學術研討會60余次,促進中韓涉??茖W家和管理人員的交流互訪超過2000人次,累計聯合發表論文、著作100余篇。雙方合作從過去以基礎研究為主逐步向以應用研究為主轉變,更多關注中韓兩國的需求及國際熱點問題。其中,“黃海及東中國海業務化海洋預報(YOOS)模式開發技術合作研究”項目在海洋預報方面的合作成果,成功應用到馬航MH370客機搜救和韓國“世越”號沉船搜救工作中?!爸许n海洋核安全監測及預測系統研究”項目,建立了海洋放射性核污染擴散運移全球和黃東海模式,雙方取得的研究成果被應用于兩國海洋災害應急與預警,為兩國政府提供決策依據。
總體看來,中韓兩國關系穩定發展,兩國高層往來不斷,兩國海洋領域的合作也在不斷擴展與深化。同時也應看到,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雙方主張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在黃海和東海均存在重疊。這對雙方海上合作造成一定困擾和不便,例如如何選擇調查海域、如何分享數據信息、如何管理科研調查合作等問題。
2014年7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韓國期間,兩國發表聯合聲明,明確提出中韓兩國將“繼續擴大深化應對氣候變化、海洋領域的合作”,宣布2015年啟動中韓海域劃界談判工作。中韓兩國是近鄰和戰略合作伙伴,進行海域劃界將有利于定紛止爭,避免不必要的爭論,從而促進海洋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造福兩國人民。通過海域劃界,可進一步明確各自管轄海域,有利于推進中韓海洋科研調查與研究合作,促進雙方科學家的合作交流;有利于進一步明確雙方海洋環境保護權利和義務,提升區域海洋可持續發展能力,維持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健康;有利于提高中韓雙方海洋漁業資源研究和管理水平與合作,提高區域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也有利于促進雙方在海上搜救、防災減災等領域的合作,為本地區樹立海洋合作共贏的典范。
?。ㄗ髡撸褐许n海洋科學共同研究中心副主任 鄭偉)
《 人民日報 》( 2015年12月23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