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山東省乳山市牡蠣協會主辦的“乳山牡蠣”上市品鮮薈在京舉行。乳山市政府領導、經銷商代表、行業代表以及美食達人等參會交流。
據主辦方介紹,乳山牡蠣養殖區域主要分布于西至乳山口、東至浪暖口的開闊水域內,優質的海域環境造就了“乳山牡蠣”優良的品質。隨著“乳山牡蠣”的知名度不斷提高,牡蠣產業已成為全市漁業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乳山市副市長孫軍在現場表示,乳山市將著力推進牡蠣行業從生態保護、科學養殖,到電子商務、產品溯源、產業基金扶持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據乳山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馬祝介紹,乳山海域特別適合牡蠣生長,經過多次對比實驗,乳山海域生產的牡蠣品質在周邊甚至全國來看都是非常優秀的,牡蠣生長過程不用藥,不投料,全部是自然生長,沒有人工干預。
馬祝說,為了打造乳山牡蠣的品牌,2016年乳山市將正式推廣產品防偽溯源系統,為每一件牡蠣配上“身份證”,實現產品從養殖到餐桌的全過程監控,進一步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食品安全保障。
如今,乳山市已成為全國知名的北方“蠣”都,產品不僅進入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銷售市場,而且還出口到日本、韓國、美國等15個國家,目前,全市牡蠣養殖面積達7萬畝,養殖品種95%為太平洋牡蠣,牡蠣年產量28萬噸,占貝類養殖總產量的85.8%,產值達14億元。2008年11月,“乳山牡蠣”正式獲國家工商總局審批通過并公告,成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在農業部對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乳山牡蠣”品牌價值為3.01億元人民幣。
乳山市牡蠣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延忠表示,下一步將準備籌劃設立由政府主導的產業發展基金,政企共同出資5000萬,擬成立總規模5億人民幣海洋產業發展基金,由上海沃誠信德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沃德基金)作為管理人。
沃德基金威海分公司總經理張標表示,基金將完全按照市場化來運作,首期規模3億人民幣,將主要針對牡蠣產業,基金的成立不僅解決了海洋新興產業發展的融資問題,還為社會閑散資金找到了安全、可靠的投資渠道,更能幫助傳統企業發展海洋產業,實現轉型升級。
為順應互聯網+時代大眾購物消費新趨勢,乳山市牡蠣協會在市漁業與海洋局的大力支持下,打造了以牡蠣為主、其他優勢海產品為輔的“蠣”尚往來·海洋名品館商城平臺,積極推進乳山牡蠣網上營銷,進一步拓寬了產品銷售渠道。
作為首批國家海洋生態示范區,乳山市位于黃海之濱,地處青島、煙臺、威海三座城市的中心腹地,面積1668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99.27公里。先后被授予“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等榮譽稱號,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