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e8eee"></li>
  • <li id="e8eee"></li>
  • <li id="e8eee"><tt id="e8eee"></tt></li>
    <li id="e8eee"><table id="e8eee"></table></li>
  • <tt id="e8eee"><table id="e8eee"></table></tt>
  • 記者手記:親歷韓國漫長“冬天”

    2017年03月13日11:14  來源:新華社
     

      3月10日的首爾,正值冬去春來之際。

      當天上午11時許,韓國憲法法院宣布8名憲法法院法官一致贊成針對樸槿惠的彈劾案,被暫?偨y職權3個月的樸槿惠最終黯然下臺。

      在韓國憲法法院門前,新華社記者問一名樸槿惠的反對者:“樸槿惠下臺后你會支持誰?”這名西裝革履的中年男子怔了一下,答道:“支持誰,還沒有想好。但重要的是樸槿惠終于下臺了,‘冬天’已經過去,明天應該會更好吧!

      對于大多數韓國民眾而言,2016年的“冬天”來得特別早。

      去年10月24日,韓國JTBC電視臺報道說,在樸槿惠親信崔序元(原名崔順實)的個人電腦中發現了包括樸槿惠演講稿在內的200多份機密文件,存檔時間早于樸槿惠對外演講的時間。

      消息猶如一團超級冷空氣,使得一夜間氣溫驟降,“冬天”已然早早到來。

      去年10月29日晚,記者在首爾市中心親歷了首次大規!胺礃恪睜T光集會,萬人共喊“樸槿惠下臺”的場景至今歷歷在目。

      記者在現場看到,他們中有十幾歲的學生,有白發蒼蒼的老人,還有推著嬰兒車的年輕夫婦。不少民眾是生平第一次參加集會,只為抗議樸槿惠。

      憤怒、羞愧、絕望……是“親信干政”事件爆發后記者在各種采訪場合聽到最多的聲音。憤怒,源于對長期以來的特權階層和官商相互勾結等丑陋行徑強烈不滿的爆發。羞愧,來自于對最高權力被玩弄于股掌的震驚。絕望,則是對韓國社會和政治體系信心的動搖。

      然而,與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嚴寒相比,更讓韓國民眾倍感煎熬的是,“親信干政”事件所帶來的長期政局癱瘓、社會動蕩和巨大的不確定性。

      從去年10月24日,到今日憲法法院“審判日”,業已百余天。在這個漫長的“冬天”,首爾燭光集會的規模從上萬人發展到上百萬人。越來越多的民眾加入反對樸槿惠的隊伍,越來越多的媒體加入到批判樸槿惠的隊列;越來越多的執政黨議員與他們曾經鼎力支持的領導人分道揚鑣……眾叛親離之下,樸槿惠的結局其實早已注定。

      去年11月,樸槿惠的支持率跌至4%,創下歷屆韓國總統支持率的最低紀錄。12月9日,韓國國會以壓倒性票數通過對樸槿惠的彈劾動議案。從當天起,樸槿惠被暫?偨y職權。

      樸槿惠上臺后,一直內外交困,政績乏善可陳。在她任內,先后發生“世越”號沉沒事件、開城工業園區關閉和“薩德”反導系統風波等諸多重大危機,激起輿論如潮批評!坝H信干政”事件不過是壓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實,“親信干政”事發后,樸槿惠仍有多次機會,可以更積極應對,選擇體面下臺。然而,她不主動、不溝通、不妥協的一貫作風,最終令自己不得不面對被彈劾的命運。

      與記者同在韓國憲法法院采訪的一名同行說的話很有代表性:“先不論樸槿惠的功過是非及個人命運如何,她下臺是眼下韓國的最佳選擇!

      樸槿惠下臺后,韓國將在60天內舉行總統選舉,經歷漫長“冬天”的韓國終于感受到一絲春的暖意。然而,漫長“冬天”留給社會和民眾的創傷,恐怕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治愈。(記者姚琪琳 耿學鵬)

      →→ 相關新聞延伸閱讀

    (責編:李美玉、梁倩)

    精彩圖片

    无码不卡黄片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