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據韓聯社、《韓國經濟》等韓媒21日報道,韓國國土交通部將推出新規以限制外國人購買住宅。
新規于本月26日正式生效,為期一年,新規將首爾市全域以及京畿道23個市郡、仁川7個自治區劃為“外國人土地交易許可區”。外國個人、企業或政府機構在上述許可區內購買6平方米以上的住宅,須事先獲得當地政府批準,并在獲準后4個月內入住,且購房后需至少實際居住兩年。若違反規定,當地政府可責令限期改正,未履行者將被處以最高相當于房價10%的罰款,并可能被取消交易許可。此次措施涵蓋公寓、獨棟、多戶和聯排住宅,但不包括辦公樓、繼承、贈與和拍賣等無償或非交易類取得方式。
報道稱,近年來外國人投機炒房引發韓國社會關注。數據顯示,首都圈外國人住房交易量從2022年的4568套增至2023年的6363套,去年進一步升至7296套。
韓國國土交通部指出,在韓國人購房貸款受限、貸款額度被壓縮至6億韓元(約合307萬元人民幣)的情況下,部分外國人繞過監管,通過海外貸款或現金全額支付高價住宅,導致“逆向歧視”爭議。新規意在遏制外國人通過資金優勢和規避監管推高房價的行為,并將進一步強化對海外資金來源的申報審查責任。對于疑似外國人通過購房洗錢的交易,韓國政府將通報給相關國家稅務機關。(黎枳銀)
→→更多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