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e8eee"></li>
  • <li id="e8eee"></li>
  • <li id="e8eee"><tt id="e8eee"></tt></li>
    <li id="e8eee"><table id="e8eee"></table></li>
  • <tt id="e8eee"><table id="e8eee"></table></tt>
  • 2021年4月26日  星期一  天氣(北京/ ℃ | 首爾/ ℃)中文|English|French|Russian|Spanish|Japanese|Arabic|Korean

    人民網韓國頻道 >> 企業 >> 產業訊息

    韓各項限制措施重創游戲業 游戲企業5年縮水一半

    2016年02月03日11:14  來源:中國青年網

    韓國最大規模游戲展G-STAR。

     

      據韓媒報道,數據顯示,韓國游戲開發企業從2009年時的3萬家減少至2014年的1.4萬家,5年期間縮水了一半以上。

     

      2日,韓國經濟研究院發表《游戲產業管制政策轉換的必要性》報告,指出韓國對游戲產業過度的管制,已成為限制該產業發展的最大障礙。

     

      報告顯示,近5年來,韓國游戲企業減少了一半以上,從業人員也從2009年時的9.2533萬人減少至2014年的8.7281萬人。

     

      韓國經濟研究院金秀妍(音)研究員稱,韓國游戲產業規模居全球第4位,收益率極高,占據了文化內容產業出口規模的一半以上,被視為朝陽產業,但近來卻陷入危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過度的限制阻礙了發展。

     

      報告中指出,“強制防沉迷制度(Shut Down)”是最具代表性的限制措施。

     

      目前,韓國實行強制性和選擇性防沉迷制度。2011年11月起,韓國女性家庭部出臺強制性防沉迷制度,年齡在16歲以下的青少年禁止在深夜玩游戲。2012年7月,文化體育觀光部再出臺選擇性防沉迷制度,該制度針對18歲以下青少年本人或法定代理人(父母等),指的是游戲運營企業必須限制未成年的游戲時間,有未成年會員加入游戲測服時,需要得到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強制性防沉迷制度出臺后,一直被認為侵犯游戲用戶基本權利,在中國、泰國等地已被認為是“名存實亡”的無效制度,因此不少游戲業內人士建議廢除該制度。

     

      報告書還指出,因摒棄對網頁游戲的偏見,放寬政策限制,在美國、日本等國,幾乎沒有針對網頁游戲的過度限制措施。

     

      2014年出臺的網頁游戲規定,游戲用戶每月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用于游戲的結算額度不能超過3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600元),每次用于購買概率性道具的結算額度不能超過3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60元),如果在博彩類游戲中一天損失超過1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550元)時,將24小時內禁止游戲。

     

      該制度出臺后,招致業內人士強烈不滿。去年1月,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放寬了部分限制,將每月結算上限從之前的30萬韓元上調至5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2700元),實名認證的頻率也從先前的每季度1次放寬至每年1次,但是仍被指限制過多,需要進一步放寬。

     

      金秀妍研究員表示,韓國政府過于低估游戲產業在文化內容和產業上的價值,對游戲產業抱有偏見,名目繁多的管制措施已大大阻礙韓國游戲產業的發展。如不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韓國游戲產業的競爭力將進一步下降,落后于鄰國。

     

      →→ 更多產業訊息相關新聞


    (責編:李美玉、梁倩)

    視頻速遞MORE

    高層動態更多

    韓總統樸槿惠會見荷蘭首相 簽署5項諒解備忘錄

    朝鮮日報中央日報東亞日報

    韓聯社韓聯社亞洲經濟

    韓民族日報韓民族日報電子新聞

    新聞排行娛樂新聞

    娛樂速遞韓流音樂韓國影視

    吳亦凡現身韓國機場飛赴東京電影節 被粉絲圍堵仍舊高冷范【組圖】
    无码不卡黄片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