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爾3月17日電(夏雪)16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外記者,并回答記者提問,為2016年兩會畫上圓滿句號。韓國各界高度關注中國經濟動向。
韓國國立外交院中國研究中心所長丁相基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李克強總理在中外記者會上對“十三五”規劃和中國的金融、供給側改革、環境保護等熱點問題進行了詳細說明,同時也針對中美關系、中國與周邊國家等外交問題,明確闡述了中國政府的立場。他認為這有助于韓國政府、專家及媒體更好地理解中國政策。因為中國的經濟、外交政策對國際社會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所以韓國各界對兩會都十分關注。
韓國成均中國研究所所長李熙玉對人民網記者說:“我認為這是一場十分有意義的記者會”。他表示,李克強總理在記者會上,沒有回避敏感問題,坦率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并堅定地表明了中國努力尋求解決方案的態度和立場。這都說明,中國有能力有信心妥善處理各個熱點問題,擔負起大國的責任和義務。
韓國現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韓載振對中國經濟的實質性發展充滿了期待。他說,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因此今年兩會意義重大。中國政府在本屆兩會上重點強調了供給側改革,這將加速解決過剩產能和僵尸企業等風險隱患。此外,他對中國政府通過“十三五”規劃推動“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高附加值產業轉型升級的決策表示肯定。
韓國世宗研究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李泰桓表示,從李克強總理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中國政府對中國金融領域發展和中美關系都抱有積極的態度。他認為在這兩方面,中韓兩國可以進一步加深合作。作為亞投行(AIIB)主要成員國韓國與中國間的合作將會越來越緊密,雙方將會在國際金融管理方面進行深入探討。而中美關系的健康發展也有助于中韓間貿易市場和對話窗口的不斷擴大。
→→ 更多時政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