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e8eee"></li>
  • <li id="e8eee"></li>
  • <li id="e8eee"><tt id="e8eee"></tt></li>
    <li id="e8eee"><table id="e8eee"></table></li>
  • <tt id="e8eee"><table id="e8eee"></table></tt>
  • 2021年4月26日  星期一  天氣(北京/ ℃ | 首爾/ ℃)中文|English|French|Russian|Spanish|Japanese|Arabic|Korean

    人民網韓國頻道 >> 新聞 >> 文教·科技

    韓國“慰安婦”題材影片《鬼鄉》“爆冷”創票房佳績

    2016年03月21日16:45  來源:新華社

     

      綜述:韓國慰安婦題材影片《鬼鄉》“爆冷”創票房佳績

     

      根據韓國“慰安婦”真實經歷改編的影片《鬼鄉》自2月24日在韓國上映以來,連續兩周登頂票房冠軍,截至3月20日,累計觀影人次超過342萬。應海外韓國觀眾要求,該片預期將在多個國家上映。

     

      劇情真實觸動人心

     

      《鬼鄉》由現年42歲的韓國導演趙正萊自編自導。影片用現實和回憶穿插的手法講述了二戰時期兩名十四五歲的韓國少女被日軍擄到中國牡丹江,成為慰安婦后的遭遇。戰爭結束,僅一名少女幸存。幾十年后,已成為老奶奶的她希望召喚自己伙伴的“亡靈”魂歸故里。

     

      據韓國媒體報道,影片緣起于2002年身為音樂家的趙正萊的一次偶然經歷。當時,他在韓國政府為“慰安婦”設立的“分享之家”參加義務演出,看到了一位老奶奶接受繪畫心理治療所畫的作品《燃燒的少女們》。被深深觸動的趙正萊開始接觸這些老奶奶,并決定要把她們的苦難經歷用電影的方式記錄下來。

     

      “老奶奶們告訴我,如果我要把她們的故事拍成電影,就一定要拍好。這是我拍這部電影的最大動力,”趙正萊告訴媒體。

     

      7萬多人慷慨眾籌

     

      然而,影片從一個設想到進入院線歷時14年之久,其間幾經波折,險些流產。劇本反復修改,最終成稿。但由于以往的“慰安婦”題材影片票房不理想,尋找投資方成了難題,影片遲遲無法開拍。

     

      雖不斷碰壁,趙正萊仍四處奔走,花了超過十年時間籌集拍攝資金。在廣大網友的眾籌支持下,影片終于得以于去年4月開拍。拍攝所需費用里超過一半來自眾籌,7.5萬多名韓國民眾慷慨解囊,捐出共計約12億韓元(約合672萬元人民幣)。

     

      為答謝捐款民眾,所有捐款人的名字都出現在了電影片尾的字幕中。

     

      海內外觀眾反響熱烈

     

      低成本、題材不被看好、沒有明星陣容,但《鬼鄉》在韓國上映后依然火了。根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的數據,《鬼鄉》首映當天觀影人數即突破10萬人次,占據票房榜首。影片擊敗了同時期上映的《死侍》《瘋狂動物城》《倫敦陷落》等多部影片,連續十幾日穩守票房單日冠軍。

     

      韓國票房統計機構的數據顯示,3月20日,影片上映近一個月,韓國仍有876塊銀幕上映《鬼鄉》,觀影人次累計超過342萬人次。而據分析,近年來幾十億韓元規模的中小成本電影都已很難跨過觀影百萬人次的門檻。

     

      《鬼鄉》近期已在美國洛杉磯和達拉斯兩地上映。據影片海外發行商介紹,應海外韓國觀眾要求,該片將陸續在北美更多城市上映。

     

      韓聯社援引一名影評人的話說,公眾如此追捧此片反映了去年底韓日就日軍“慰安婦”問題達成一致意見以來,韓國民眾的“挫敗感和憤怒”。

     

      去年12月28日,韓日兩國外長在首爾就日軍“慰安婦”問題達成一致意見。韓方表示,如果日方能切實履行其作出的承諾,韓方將確認“慰安婦”問題終結。對此,韓日兩國國內輿論既有贊賞,也不乏批評聲音。在韓國,該協議遭到“慰安婦”受害者及相關市民團體的批評和反對。(新華社記者郭倩)

     

      →→更多文教科技相關新聞


    (責編:李美玉、梁倩)

    視頻速遞MORE

    高層動態更多

    韓總統樸槿惠會見荷蘭首相 簽署5項諒解備忘錄

    朝鮮日報中央日報東亞日報

    韓聯社韓聯社亞洲經濟

    韓民族日報韓民族日報電子新聞

    新聞排行娛樂新聞

    娛樂速遞韓流音樂韓國影視

    吳亦凡現身韓國機場飛赴東京電影節 被粉絲圍堵仍舊高冷范【組圖】
    无码不卡黄片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