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e8eee"></li>
  • <li id="e8eee"></li>
  • <li id="e8eee"><tt id="e8eee"></tt></li>
    <li id="e8eee"><table id="e8eee"></table></li>
  • <tt id="e8eee"><table id="e8eee"></table></tt>
  • 2021年4月26日  星期一  天氣(北京/ ℃ | 首爾/ ℃)中文|English|French|Russian|Spanish|Japanese|Arabic|Korean

    人民網韓國頻道 >> 新聞 >> 評論

    韓媒:作為經濟強國 中國已無需用金牌證明國家尊嚴

    2016年08月22日10:53  來源:環球網

     

      “女排贏了!”當地時間20日,中國女排奪冠點燃了里約小馬拉卡納體育館,也讓中國國內“無時差”地隨之沸騰。

     

      女排姑娘們拼搏、慶祝的圖片和各種熱度爆表的感言,在中國各種社交媒體上刷屏。不僅因為這是女排時隔12年再次摘金,更因為“女排精神”這個中國人特殊的集體記憶被再次激活。就在女排奪冠之前幾個小時,中國代表團剛剛在里約召開總結會。面對金牌與獎牌數量的大滑坡,在宣布“基本完成任務”的同時,中國代表團坦承對嚴峻形勢和困難估計不足。26枚金牌,70枚獎牌,成為中國軍團20年來的最差戰績。

     

      在關注中國戰績危機的同時,不少外媒也注意到,中國人對金牌的態度正在起變化。美聯社稱,1984年,許海峰為中國贏得首枚奧運金牌,曾令整個國家感動落淚。奧運金牌被視為中國終于屹立世界之林的一個標志,能大幅提振民族自豪感。8年前,因傷退賽的跨欄運動員劉翔曾遭遇噓聲。然而現在,寧澤濤從里約空手而歸,仍能占據中國媒體頭條。

     

      “金牌不是一切”,德國《法蘭克福匯報》評論說,盡管北京仍希望中國代表團獲得更多金牌,但中國的“金牌觀”已經改變?!妒谞栃侣劇贩治鲈蛘f,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中國已無需用奧運金牌證明國家的尊嚴。原本施行精英體育并進行精密管理的中國,正在將奧運視作“享受的舞臺”。

     

      不過也有人擔心,公眾情緒會走向另一個極端——對不能取得好成績的運動員過于寬容。畢竟競技體育就是要比個輸贏,而且沒有哪個國家不在意奧運獎牌榜上的位置。

     

      “里約奧運會結果不盡如人意,恰好可以讓我們更多思考未來?!敝袊w育評論員汪大昭2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姚莉 青木 陶短房 王偉 郭孝偉 柳玉鵬 甄翔)

     

      →→ 更多評論新聞


    (責編:(實習生)林圓、梁倩)

    視頻速遞MORE

    高層動態更多

    韓總統樸槿惠會見荷蘭首相 簽署5項諒解備忘錄

    朝鮮日報中央日報東亞日報

    韓聯社韓聯社亞洲經濟

    韓民族日報韓民族日報電子新聞

    新聞排行娛樂新聞

    娛樂速遞韓流音樂韓國影視

    吳亦凡現身韓國機場飛赴東京電影節 被粉絲圍堵仍舊高冷范【組圖】
    无码不卡黄片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