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e8eee"></li>
  • <li id="e8eee"></li>
  • <li id="e8eee"><tt id="e8eee"></tt></li>
    <li id="e8eee"><table id="e8eee"></table></li>
  • <tt id="e8eee"><table id="e8eee"></table></tt>
  • 2021年4月26日  星期一  天氣(北京/ ℃ | 首爾/ ℃)中文|English|French|Russian|Spanish|Japanese|Arabic|Korean

    人民網韓國頻道 >> 旅游 >> 旅游新聞

    中國人“十一”出境游華麗轉身:消費趨理性 旅游重品質

    2016年10月09日10:30  來源: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專稿:“十一”黃金周“殘忍地”結束了,小編和大家一樣又回到工作崗位變成了勤勤懇懇的小蜜蜂。想必今天同事和朋友們談論最多的就是:你國慶假期去哪里玩了?吃了啥好吃的?買了啥好東西?今年的國慶假期,咱國人又給國內外旅游市場添了一把旺火,無論出游人次還是消費金額都再創新高。但比這更值得說道的是,中國游客身上發生了一些值得點贊的可喜變化,與早幾年前備受詬病的不文明的土豪形象相比發生了很大轉變。

     

      黃金周游客出境再創新高 俄羅斯成熱門目的地

     

      國家旅游局7日發布的2016國慶假日旅游市場信息顯示,2016年國慶黃金周,全國共接待游客5.93億人次,同比增長12.8%,累計旅游收入4822億元,同比增長14.4%。

     

      據“全國旅游團隊服務管理系統”顯示,10月1日至7日,出境跟團游客總數量約為139.9萬人,日均團隊出境游20萬人,同比增長11.9%。

     

    擠滿中國游客的韓國明洞。(網頁截圖)

     

      國慶假期十大出境游目的地分別為:韓國、日本、俄羅斯、泰國、中國臺灣、澳大利亞、越南、馬來西亞、法國和新加坡。

     

      俄羅斯成為國慶出境游的“黑馬”,中國游客數量相比去年大幅上漲103.1%。港澳臺不再作為長假出境游的首選,其中,赴港游客9322人次,同比下降127.48%;赴澳門游客2338人次,同比下降162.02%;赴臺灣游客7915人次,同比下降227.71%。

     

      國人爆買現象降溫 消費心態漸趨理性

     

      中國游客搶購奢侈品一度是外媒報道的熱點,各種“買買買”的行為讓世界覺得中國人出國旅游除了購物還是購物。但近年來中國游客的消費心態逐漸平和,趨于理性,爆買情況持續緩和,所購買的物品和旅游觀光也呈多樣化趨勢。

     

      日本一直是中國游客出境游的熱門目的地。形容在日掃貨的“爆買”一詞獲得過日本2015年新語流行語大獎。然而今年的黃金周,中國游客在日爆買趨勢減弱,購物呈現多樣化。

     

    大阪心齋橋筋商業街隨處可見中國游客。(網頁截圖)

     

      日本《日經新聞》10月8日的報道指出,日本旅行社日本交通公社數據顯示,“十一”黃金周期間預定日本游的中國游客數量同比增長70%,預定前往京都祇園區欣賞傳統藝術的游客數量激增19倍。

     

      此外,日本零售商發現,中國游客的消費物品從大件消費品轉向日常用品。日本百貨公司三越伊勢丹集團發現,雖然外國游客數量同比增長,但是人均消費金額有所減少,公司總收入不及去年。

     

    中國游客的消費物品從大件消費品轉向日常用品。(網頁截圖)

     

      日本沖繩縣《琉球新報》7日刊發的消息說,大量購買高額商品的中國游客的爆買行為在沖繩也有所減弱,沖繩縣內的超市及百貨店此前一直同比走高的每月免稅商品銷售額出現剎車跡象。

     

      報道引述沖繩縣內最大超市“SAN-A”經營企劃部長豐田澤的話分析稱,人均消費下滑的背景可能是由于中國政府4月上調了在海外購買商品的關稅,以倒賣為目的的高額商品大量購買現象消失了。

     

      路透社10月7日的報道引述新加坡Ion Orchard 購物中心一家古董店的負責人的話說:“過去我們特別期盼十一黃金周,因為中國游客出手大方,隨便買點東西,平均每個人最多能花掉3000新加坡元(約合1.5萬元人民幣),但是現在讓他們消費1000新加坡元都很困難?!?/p>

     

      旅游形式多元化 年青一代看重文化體驗

     

    中國的“80后”和“90后”更加看重文化需求和小眾體驗。(網頁截圖)

     

      很多英國商鋪期待中國游客旺盛的消費能力為“脫歐”公投后的市場注入活力。然而,中國游客特別是年青一代的旅英消費也在不斷轉型升級,不再單純“血拼”購物,而是更多轉向品質旅游,提升文化體驗,滿足更深層次的精神需求。

     

      隨著年青一代的成長,“80后”和“90后”逐漸成為中國境外游的主流群體。他們更加看重文化需求和小眾體驗。英國華人旅游業協會總干事陳同度接受新華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年輕游客更傾向于體驗當地生活特色,注重享受服務和文化體驗,比如觀看英國經典歌舞劇等。他說,中國游客從過去的“走馬觀花”已發展到目前的深度游、文化游、體驗游。

     

      同觀念守舊的父母相比,中國的年輕人在旅游目的地的選擇上更加追求新鮮和刺激,為的是體驗完全不一樣的文化。路透社的報道稱,異國風情濃厚的北非國家摩洛哥如今成為備受年輕人鐘愛的旅游目的地。自從摩洛哥今年6月開始實施對華免簽政策以來,去摩洛哥的中國游客就呈現出遞增趨勢。除此之外,帶有神秘色彩的不丹、柬埔寨吳哥窟、墨西哥的瑪雅古跡等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游客。

     

      中國游客“華麗轉身” 不文明現象減少

     

      中國游客曾因大聲喧嘩、隨地吐痰、不遵守公共秩序等不文明行為多遭外界詬病。在國家文明游的宣傳引導下,不文明亂象正在減少,中國游客正“華麗轉身”。

     

      國慶期間到澳大利亞旅游的游客很多,澳大利亞主要城市的街道和各個景區都能看到一隊隊的中國游客,現在他們不再“任性”,更加注意自己的行為。

     

     

      中國游客參觀悉尼歌劇院時,導游告訴他們參觀音樂廳時根據規定不能拍照,近60人的參觀團的絕大多人都能遵守規定,一直走到可以拍照的區域再拍照。

     

      在悉尼的圣瑪麗大教堂參觀的中國游客也基本沒有出現大聲喧嘩的現象,能安靜有序地進行參觀。參加釣魚團的中國游客也自覺遵守澳大利亞的規定,只把符合規定大小的魚拿走,其他的魚都及時放回水里。

     

     

      而澳大利亞本地人同樣對中國游客有著良好的印象,他們認為中國游客真誠和善、熱情親切、樸實慷慨、不提過分無禮要求、好奇心強、有組織性,并且這樣的進步仍在持續。

     

      中國游客在法國的形象和口碑也得到改觀,近來赴法中國游客再創新高,但法國媒體對中國游客負面形象的報道卻減少了。法國媒體認為,中國游客入鄉隨俗的意識正在逐漸增強。(寧曉)

     

      →→ 更多旅游新聞


    (責編:李美玉、梁倩)

    視頻速遞MORE

    高層動態更多

    韓總統樸槿惠會見荷蘭首相 簽署5項諒解備忘錄

    朝鮮日報中央日報東亞日報

    韓聯社韓聯社亞洲經濟

    韓民族日報韓民族日報電子新聞

    新聞排行娛樂新聞

    娛樂速遞韓流音樂韓國影視

    吳亦凡現身韓國機場飛赴東京電影節 被粉絲圍堵仍舊高冷范【組圖】
    无码不卡黄片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