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韓國國會的海外資源開發國政調查特別委員會已經于1月26日開始進行預備調查和相關調查活動,機關報告將從2月9日開始。但正如崔炅煥和盧英敏在問答爭執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一樣,壟斷海外資源開發相關資料的產業部給出的“橡皮筋”般彈性數據資料正導致政治圈的矛盾進一步惡化。
擔任韓國特別委員會干事的新政治聯合議員洪永杓表示:“每個議員辦公室拿到的資料都不一樣,國政調查開始之前,看來需要先想辦法讓相關數據統一起來”。
對此,產業部相關人士表示:“要求我們提交資料的人太多,而我們配合要求的日期進行數據更新,導致很多數字都不一樣”。對于向新國家黨提交的“總回收率”數據,產業部表示“總回收率并非官方統計數字,只是為了在會計過程中將未來價值體現到現在而制作的一個數據”。
去年12月29日,韓國朝野在國會全體會議上審議通過對“資源外交”進行國政調查的方案,正式開始為期125天的國政調查活動,主要內容包括前政府“資源外交”是否存在收受賄賂、對海外資源開發進行監察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