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J食品安全中心落戶北京。 |
人民網6月24日訊 一直以來食品安全都是全球關注的焦點,專業的食品檢驗及把關是讓消費者重拾對食品安全信心的關鍵,也是企業責任的體現。6月24日,韓國最大食品企業CJ集團在北京昌平區舉行了“食品安全中心”的落成儀式。CJ集團中國區總裁樸根太、韓國CJ食品安全中心負責人申東鎬出席。據悉,該食品安全中心是集食品安全標準、儀器設備和標樣試劑三大基礎數據庫于一體,將以最高標準從源頭上把控CJ集團所有食品的安全。
作為韓國最大的食品企業,CJ集團一直以食品安全為己任,在韓國的食品安全中心在業界享有良好的聲譽。特別是在農藥殘留的分析領域,CJ集團的食品安全中心具有韓國國內最多的分析項目。這個由60名碩士與博士高學歷人員組成的食品安全中心,通過法務、信息、審核、分析等環節對食品從源頭到出品的全過程進行風險管理,對集團內的諸多食品產業進行安全把關。
早在2006年,CJ集團已經在青島設立了自己的食品安全中心。為了更好的覆蓋全國業務,集團將青島食品安全中心遷至北京,并進行了全新升級。據介紹,該食品安全中心占地500多平方米,配備了6名碩士級以上、在專業領域有實力的研究人員,配備了價值約500萬人民幣以上的儀器和設備,其中包括:高效液相色譜儀、氣質聯用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全自動測汞儀等先進的設備。中心將涉及較為全面的檢測項目,包括:食用色素、非食用色素、防腐劑、抗氧化劑、甜味劑、生物毒素、農藥殘留、三聚氰胺、輻照食品等理化檢測項目,同時還能開展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微生物檢測項目,給公司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了強大的技術后盾。
為了真正從源頭上嚴格把控食品安全,CJ集團一個新產品的上市,需要經過原料檢測(微生物、物理化學)、新原料供應商審核Audit、成品檢測(微生物,物理化學)、工藝檢測(相應生產線的微生物危害因素檢測)和標識檢測(標簽合法性審核)等各個階段的審核。在審核過程中,CJ集團生產的所有食品采用符合比法定標準更為嚴格的“CJ食品安全標準”進行把控。
對于“CJ食品安全標準”,食品安全中心的負責人李殷杓解釋到,CJ食品檢測標準通常是以產品銷售所在的市場國的食品安全標準為基準,以韓國國內標準及國際標準為參照,每項指標橫向對比取其中最嚴格的那個標準。對于那些相應市場國沒要求或者相對比較寬泛的限制標準,就會執行CJ集團的標準。比如食用油當中的高活性間接致癌物和突變原苯并芘,韓國法律標準2微克/千克,中國標準10微克/千克,而CJ集團的標準則是1.6微克/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