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發為醫療改革注入催化劑
“緊繃的弦不能放松!”10月5日,韓國總統樸槿惠在主持召開青瓦臺首席秘書會議時如是說。她指出,希望盡快落實國家防疫體系改編案。12月23日,保健福祉部表示,新型傳染病輸入風險仍然存在,將繼續妥善推行防疫對策。
“危機也是機會”“中東呼吸綜合征成為韓國社會重整防疫體系的重要契機”“此次疫情是研究新型感染病預防應對的絕佳案例”……
韓國各界輿論不乏“悖論說”者,在他們看來,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在韓爆發,為醫療體系改革注入了催化劑,也帶來了眾多思考。韓國醫療業界表示期待,希望以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為契機,讓根深蒂固的醫療弊病得以根治。
6月15日,韓國首爾市城東區工作人員對該區公共交通工具進行消毒。 新華社發
從制度層面出發,9月1日,韓國政府正式公布“國家防疫體系改編案”。主要包括了切斷流入途徑、加強早期現場及時應對、提升疫情擴散時的應對能力和專業治療水平、改善醫療環境以及保健當局適度放權幾個方面。
韓國相關業界也開始加強對醫療體系安全性的關注與投入。
在韓國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擴散源頭之一的三星首爾醫院急診室內,患者和獲得許可的看護人只能刷卡出入,所有患者和醫療團隊必須佩戴口罩,病床間用隔板分離。急診室前的單獨建筑專供有傳染病癥狀的患者接受隔離治療使用。院方表示,未來5年將投入超過500億韓元來改善醫院醫療設施,并投入410億韓元用于中東呼吸綜合征疫苗的研發。
在韓國仁川仁荷大學醫院,護士在病房間奔走,幾乎沒有探病者或是看護人,退院的患者和護士間充滿了不舍。該醫院住院患者劉玉禮表示,有需要的話按一下呼叫器,護士馬上就趕來了,病房內很安靜感覺很好。這是韓國推出的“一攬子看護服務”,該醫院為目前80家示范試點醫療機構之一。韓國預計將從2016年起正式實施推廣該服務。
韓國梨花女子大學醫療院方面則試圖改變韓國醫院病房概念??紤]到此次疫情多傳染于以6人標準病房為主的多人病房之間,該醫院計劃從2018年投入使用的麻古洞新醫院內啟用3人標準病房。
疫情過后,就醫文化走向何方?誰,對于什么,應肩負怎樣的責任?政府、醫療機構和患者民眾間的協作體系應如何構建?留下來的未知數,仍需要思考。
有觀點指出,跨越國家范疇,韓國應將有關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的信息,與其他國家透明共享。與此同時,基于此次疫情中的經驗和教訓,公共和民間部門應為國內科學家提供財政支持,加強區域內合作,積極研發抗病毒藥物。(人民日報韓國分社記者 陳尚文)
→→ 相關新聞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