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news1
為了減少金融詐騙案件的發生,韓國于2015年出臺《杜絕金融詐騙對策》(以下簡稱“對策”)。規定從去年10月起,佩戴帽子、墨鏡等導致面部無法識別的人,將無法使用自動取款機取款。
據韓媒報道,《對策》將電信詐騙的預防工作細分為確認作案工具、引誘、轉賬、取款、事后補救等5個部分,更全面細致地應對金融詐騙行為。
首先,相關機構將確認詐騙嫌疑犯的作案工具,即詐騙嫌疑犯使用的電話。電話號碼一經確認,將會立刻終止該號碼的服務。隨后的“引誘”階段中,金融監督院將會在預防電信詐騙的官網上持續公開詐騙電話者的聲音。金融監督院還計劃與SKT、KT、LGT等韓國三大通信公司合作,向用戶發送預防詐騙的短信;在“事后補救”階段,將推動補償保險的實施等。
《對策》規定自2015年9月2日起,無論“轉賬”或“取款”,凡是金額超過百萬韓元(約合人民幣5400元)以上的交易都將采取“30分鐘延遲取款制”。也就是說金額超過100萬韓元以上的轉賬,收款人在到賬30分鐘后才可在ATM機上取款。同時,在“取款”階段,使用者如果佩戴墨鏡、口罩、眼罩、帽子等導致無法進行面部識別的話,交易將會中斷。這一方案從去年10月開始投入使用??紤]到整容患者以及面部患病者在取款時會進行“裝扮”,為避免對這些人士造成不便,韓國金融監督院將制定更加全面的對策。
此外,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從去年9月開始,韓國將在今后5年內分階段逐步取消免費紙質存折,以減少盜用印章、簽名或冒用他人存折等犯罪行為。
此前,韓國政府也曾推出了很多預防電信詐騙的措施,并頗有成效。據韓媒報道,2015年上半年,韓國電信詐騙的損失金額與2014年下半年相比下降22.69%,總金額降至1546億韓元(約合人民幣8.35億元)。(綜合人民網、新華網、法制日報)
→→ 更多社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