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汽車12年來集體總罷工 8月韓國汽車產業出口同比減少近兩成
[圖片=網絡]
現代、起亞汽車在2009年的全球銷量超過美國福特汽車,一躍成為世界第5大汽車制造商。但今年韓國現代汽車在韓國五大工廠出現的12年來首次集體大罷工,自7月19日起,韓國現代汽車工會已經進行了24次全面或局部罷工活動,接近131,851輛車生產停滯,價值人民幣近175億元。
韓國各整車廠商8月的國內外銷量為25.1604萬輛,創2009年8月以來同月最低紀錄,8月銷量大幅下滑是因為工會罷工導致生產減少,內需低迷影響銷量等,8月韓國整車廠商的國內銷量同比減少10.3%,出口同比減少18.6%,出口額同比減少14.8%,為23億美元,產量同比減少23.8%;現代汽車9月本土銷量為4.1548萬輛,同比減少20%。起亞汽車為3.83萬輛,同比減少14.9%。韓國通用為1.4078萬輛,同比減少14.1%。雙龍汽車為8011輛,同比減少1.2%。
◆要求政府“重啟”韓國經濟呼聲漸高
對大企業依存度過高的韓國經濟,政府的政策干預更顯得尤為重要,今年4月13日,韓國第20屆國會選舉結果出爐,來自韓國各政黨的千余名候選人爭奪300個議席,執政黨新國家黨僅獲得122席,遠未達到半數以上,而在野的共同民主黨則獲得了123席,以1席優勢成為國會第一大黨,這是16年來韓國國會首次出現“朝小野大”的局面。 許多政策也成為了僅停留在理論階段的“跛腳鴨”政策,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府經濟政策的順利實施。
韓國國內有輿論認為,“朝小野大”是政府經濟政策無法順利實施的主要原因,但也有專家對此提出反對意見,首爾大學教授宋炳樂(音)稱:“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韓國的大企業需要在世界舞臺上與世界各國競爭,韓國僅憑三星和現代與各國大企業競爭遠遠不夠,政府應當開放大企業有關限制,多建立類似三星和現代這樣的大企業。政府在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還應該對企業管理制度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革,韓國的經濟需‘重啟’?!?/p>
?。ㄞD載自韓國亞洲經濟中文網 http://china.ajunews.com/ )
→→ 更多社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