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印度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India),位于亞洲南部,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面積約320萬平方公里;印度也是世界人口大國,約有12.4億人口,位居世界第二。印度首都為新德里,官方語言有英語和印度語。
印度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經濟增長速度引人矚目。印度于1991年開始實行全面經濟改革,放松對工業、外貿和金融部門的管制。1992-1996年印度實現經濟年均增長6.2%。1997-2002年期間,印度經濟年均增長5.5%;2002-2007年期間,印度又實現了年均經濟增長7.8%,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2008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印度經濟增長速度放緩,2009年下半年以來有所好轉。2009年8月,東盟與印度在曼谷簽署《貨物貿易協議》。2011年8月,印度計劃委員會通過“十二五”(2012-2017年)計劃指導文件,提出國民經濟增速9%的目標。2011年10月,印度內閣正式批準了印度第一份國家制造業政策。印度目前有60%的人口處于就業年齡階段,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之一,預計今后10年還會有超過2.2億人加入勞動力大軍,享受人口紅利已成為印度政府重要的政策依托。2013年印度GDP為1.86萬億美元,增速為6.9%;2014年印度則為2.06萬億,增速為7.42%,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印度實行總統制議會制政體,總體為國家元首,但其職責是象征性的,實權由總理掌握。2014年5月,印度人民黨以壓倒性優勢贏得大選,成為議會多數黨。根據相關法律,印度人民黨將組建下屆印度聯邦政府,該黨總理候選人莫迪出任印度第15任總理??偫砟铣兄Z將建立一個“強大和具包容性”的印度,且組建了一個人數比前任少很多的精簡內閣。印度為不結盟運動創始國之一,歷屆政府均強調不結盟是其外交政策的基礎,力爭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冷戰結束后,印度政府調整了過去長期奉行的傾向蘇聯的大國平衡政策,推行全方位務實外交。此外,印度也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發展多邊外交。
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為東南亞國家,面積約為190萬平方公里,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印尼人口有2.54億,居世界第四。印尼首都為雅加達,官方語言為印度尼西亞語。
印尼是東盟最大的經濟體,農業、工業、服務業均在國民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經過60年代后期的經濟結構調整,印尼經濟取得發展:1970-1996年間,GDP年均增長6%,印尼躋身中等收入國家。1997年受亞洲金融危機重創,印尼經濟嚴重衰退,直到1999年底經濟開始緩慢復蘇,GDP年均增長3%-4%。印度于2003年底按計劃結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經濟監管。2004年蘇希洛總統執政后,積極采取措施吸引外資、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整頓金融體系、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經濟增長一直保持在5%以上。2008年以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印尼政府應對得當,經濟仍保持較快增長。近年來,印尼制造業增長速度均超過經濟增長速度。從2009年開始,印尼各項經濟建設快速發展,按照國民經濟總體實力等標準,印尼已被國際相關機構評價為世界第十七大經濟體。2012年和2013年印尼GDP分別為9178和9104億美元,增幅分別為6.03%和5.58%;2013年經濟增速有所放緩,為5.02%,GDP約為8885億美元。
印尼是一個總統制共和國。近十幾年來,印尼在政治上經歷了很大變動。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對印尼造成全面沖擊,引起局勢動蕩。次年5月,執政長達32年的蘇哈托總統辭職,副總統哈比比接任總統。1999年10月,印尼人民協商會議選舉瓦希德為總統,梅加瓦蒂為副總統。2001年7月,瓦希德總統遭罷免,梅加瓦蒂接任總統。2004年7月,印尼舉行歷史上首次總統直選,原政治安全統籌部長蘇希洛和人民福利統籌部長尤素夫?卡拉通過兩輪直選勝出,同年10月宣誓就任總統和副總統。2009年7月,印尼舉行第二次總統直選,蘇希洛和布迪約諾競選搭檔首輪勝出,同年10月宣誓就任總統和副總統,任期至2014年10月。目前印尼尚處于民主改革過渡的時期。
墨西哥
墨西哥合眾國(The United Mexican States),是中北美洲國家,國土面積為197.3萬平方公里,人口達1.2億,首都為墨西哥城,官方語言是西班牙語。
墨西哥是拉美經濟大國,北美自由貿易區成員,世界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同45個國家簽署了自貿協定。墨西哥工業部門齊全,石化、電力、礦業、冶金和制造業較發達。墨西哥工礦業門類比較齊全,但發展不平衡。制造業占重要地位,原先不景氣的建筑、紡織、服裝業開始恢復,運輸設備、水泥、化工產品、電力各業持續增長。石油產量繼續保持世界第四位,墨西哥是世界主要蜂蜜生產國,年產量達6,000萬公斤,居世界第四位。生產的蜂蜜90%用于出口,每年此項外匯收入約達7,000萬美元。墨西哥是農業大國,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小麥、高粱、大豆,水稻、棉花、咖啡、可可等。墨主要出口商品為原油、汽車、汽車配件、咖啡豆、蔬菜、鋼材及化工、機械產品。進口商品為汽車材料、電器、化工產品、食品、飲料、紙漿、紡織、石化產品。墨主要經濟部門均面向美國市場。此外,海外移民匯款已經成為墨僅次于石油收入的第二大外匯來源。因此,墨西哥對于美國的依賴程度很深,美國經濟的情況往往決定著墨西哥的經濟發展。1994年北美自由貿易區正式建立后,墨西哥與美國的貿易和投資往來增加很快,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發展和國民收入提高。然而2008年的全球經濟危機對于墨西哥經濟打擊極大,墨西哥成為受危機影響最嚴重的拉美國家。目前墨西哥經濟已經復蘇,2012年和2013年GDP為1.18和1.26萬億美元,增幅分別為4.01%和1.39%。近年來,由于外貿出口和公共投資增速減緩,墨西哥經濟2014年整體表現不佳,經濟增幅下降,為2.12%,GDP為1.28萬億美元。
墨西哥實行總統制,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內閣是政府行政機構,由總統直接領導。政府分為經濟、安全與司法、人文發展三部分,由18個部及17個部級單位組成?,F任墨西哥總統為恩里克培尼亞?涅托,2012年12月就職。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王國(Kingdom of Saudi Arabia),是位于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上的國家,國土總面積225萬平方公里,人口2735萬,首都為利雅得,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
沙特曾經是一個土地貧瘠、資源匱乏、地廣人稀的沙漠之國。1938年在達蘭地區發現了石油,沙特的歷史從此發生了根本變化。依靠對石油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沙特從一個貧窮的國家發展成為一個人均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實力雄厚的新興國家。石油和石化工業是沙特的經濟命脈。沙特的石油資源極其豐富,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居全球之冠,約占世界總儲量的1/4。不但如此,沙特的石油還具有品質多樣的特點,從重油到輕油品種齊全,可滿足世界各地煉油廠的需要。近年來,沙特大力則推行經濟多元化政策,努力擴大非石油生產,發展采礦和輕工業,同時重視發展農業,依賴石油的單一經濟結構有所改觀。主要農產品有小麥、椰棗、玉米、水稻、柑橘、葡萄、石榴等。此外,政府還鼓勵自由經濟和自由競爭,支持私人及合資企業經營發展項目,保護和促進民族經濟的發展,鼓勵外商投資。沙特出口以石油和石油產品為主,進口主要是機械設備、食品、紡織等消費品和化工產品。2013年沙特的GDP為7443億美元,同比增長2.67%,2014年沙特的GDP為7462億美元,同比增長3.47%。
沙特是政教合一的君主制王國,無憲法,禁止政黨活動?!豆盘m經》和穆罕默德的《圣訓》是國家執法的依據。國王是國家元首,又是教長,并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和大臣會議主席(即內閣首相)等職務,行使最高行政權和司法權。國王有權批準和否決內閣會議決議及與外國簽訂的條約、協議。內閣由副首相、各部大臣及任命的國務大臣和國王顧問組成,任期4年。國王有權立、廢王儲,解散協商會議。沙特王國由其締造者阿卜杜勒-阿齊茲?拉赫曼?費薩爾?沙特國王的子孫中的優秀者出任國王。沙特協商會議成立于1993年12月,它是國家政治咨詢機構,負責向國王提出改革建議,協商會議議員由國王任命,任期4年,可連任?,F任沙特國王是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齊茲。2005年8月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