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過年蕎麥面藏寄托
蕎麥面易斷,寓意可以將過去一年的辛苦和煩惱統統斷掉,以全新的面貌邁入新一年
“食材很豐富、高級,可涼呼呼的,我吃不慣,感覺和平常吃的便當差不多。不會買第二次?!碧崞鹑毡救说哪暌癸垺坝澚侠怼?,兩位華文媒體朋友都忍不住吐槽。
朋友集體吐槽,不是因為嘴刁。和中國人現做、現吃熱騰騰的年夜飯不同,日本人一般在“大晦日”(相當于中國除夕)就準備好御節料理,可當天并不是吃,而是拿來供奉神靈,到第二天才撤下來享用。御節料理的菜肴至少得擱一晚不壞,因此腌制品、干貨、烤制品、重口味的煮菜等久擱不壞的食物,成為其主角。講究什么都吃個熱乎的中國人,肯定受不了。
日本人這么吃年關最重要的菜肴,和一個傳說有關。據說,古代日本人相信,在新年降臨之際,慎生火做飯,不可惹火神,于是只好預先準備好食物。不過也有學者認為,這是古代日本人對家庭主婦的一種照顧,是為了在年關把忙碌一年的主婦從家務中解放出來,好好歇息一番。
御節料理在中國人看來味道平平,但從外觀評價,絕對堪稱日料的集大成之作。器皿考究、精致、種類多而量少等日本料理的特質,在其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每年臨近年關,經??梢栽趫蠹埳峡吹桨儇浀?、餐館等發布的預購御節料理廣告,圖片中一道道精致的菜肴,總讓人垂涎欲滴。
一般而言,標準御節料理擱在方形漆木食盒中,食盒外黑內紅,分四層,每層食物不一。最上面一層稱作“一之重”,依次是“二之重”、“三之重”。第四層不稱“四之重”,而叫“與之重”,因為日語中“四”的發音和“死”一樣,不吉利。
受中華文明影響,日本人也很講究吉利、討口彩。作為年關大作,御節料理薈萃各種寓意吉祥、美滿的食物。
“一之重”主打糖漬黑豆、腌魚子、小魚干等開胃小菜或節慶點心。其中黑豆必不可缺。豆子在日語和健康、認真同音,寓意身體健康、努力工作。在道教中,黑是祛邪之色。魚子和中國一樣,象征多子多孫,人丁興旺。
“二之重”是主菜,盡是鯛魚、龍蝦、鰻魚等高級食材,烹飪方法以烤為主。鯛在日語中和“可喜可賀”同音。龍蝦腰身彎曲,猶如老者,寓意長壽,另外,龍蝦反復蛻皮成長,象征出人頭地、有出息。
享用完硬菜,會想吃點酸爽之物清一清口?!叭亍敝饕谴着萆徟?、紅白蘿卜絲等醋拌涼菜。紅白在日語中有喜慶之意,紅色驅邪,白色清凈。蓮藕多孔,象征看透未來、不迷茫。
底層“與之重”多是昆布卷、香菇、芋頭等煮菜,還有金桔等水果。昆布在日語中和“喜悅”音似。另外昆布卷和古代竹簡書一樣,都是卷起來的,也象征文化與學識。金桔寓意好運連連,金色也象征著財富。
另外,還有一些地區流行五層食盒,不過第五層是空的,寓意是目前不處于最高狀態,為未來的繁榮和富裕留下余地。
御節料理量不大,但菜品復雜,一道菜甚至就得準備好幾日。工作繁忙的現代日本人,很少在家自己做,絕大多數在一至兩個月前在便利店、餐館或百貨商店訂購,大晦日當天出門自取,或像叫外賣一樣讓商家送上門。沒預定的,可當天現買,或去超市、副食品店等買半成品,自己再組合加工一下。御節料理的價格,屌絲級幾千日元,高大上的幾十萬日元,但在元旦當天,不分貧富貴賤,吃的都是一份喜慶、吉祥和團圓。
御節料理在元旦(初一)吃,那日本人在大晦日晚上吃啥過年呢?答案是“過年蕎麥面”。過年蕎麥面,和普通蕎麥面沒什么差別,可為了突出它的特殊地位,“過年”二字在日語中是斷不可去的。蕎麥面易斷,寓意可以將過去一年的辛苦和煩惱統統斷掉,以全新的面貌邁入新一年。這一習俗據悉源起于江戶時代。對如今各種壓力山大的現代日本人而言,對一碗簡簡單單過年蕎麥面的寄托,也許要遠勝于精致、復雜的御節料理。(《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沈紅輝發自東京)